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读后感

弟子规读后感

时间:2024-03-28 11:40:38
弟子规读后感(精选15篇)

弟子规读后感(精选15篇)

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,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,写一份读后感,记录收获与付出吧。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弟子规读后感1

自从读了《国学经典》中的《弟子规》后,我深受启发,领悟到了很多道理,并且事事遵守《弟子规》了。

记得以前,我看到长辈,如果长辈离我近的话,就打个招呼,如果长辈比较远的话,就连招呼也不打了。父母为此也没少批评我,我总是不以为然,但自从读了《弟子规》中的“路遇长,急趋揖,长无言,退恭立”后,知道了“路遇尊长,就要快步走上前去打个招呼,如果尊长不说话,就应该恭敬地退回去”这个做人的道理。

现在,即使长辈离我较远,我也会快步走向前去,打个招呼,然后跑回去继续干我的事。

还有另一件事,让我从《弟子规》中领悟了更多更多,发生了更大的变化。

没学《弟子规》前,吃饭时总是长辈没吃,我便开始吃了,而且觉得心安理得;坐车也总是抢在长辈前面,但是,《弟子规》中的“骑下马,乘下车,长者先,幼者后”,让我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,我知道了吃饭、坐车或者其他什么,都应该让长辈先,辈分小的后,要尊敬长辈.

所以,现在,吃饭时长辈不坐下,我就耐心地等待,等长辈坐下吃了我才开始吃,乘车时也是先让长辈上车。

长辈们都夸我变得懂礼貌了,听着他们的夸奖,我心里真是比蜜甜,没想到,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,并不是一件难事。读《弟子规》,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尊敬长辈,孝敬父母,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我们要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,既然古人都懂得这个道理,作为现代文明的人类,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,做一个传承文明的中国人。因此我感谢《弟子规》教我变成好孩子,感谢老师,教给我做人的真谛,更感谢这个集体,让知识与快乐伴随我成长。

弟子规读后感2

“子不学,非所宜。幼不学,老何为。玉不啄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义。”这四句话是专门对我们这些未成年人说的。也是引指后人要这样做的,但炎黄子孙们总有一些人不按书上说的做。我也看见了一些事:

一个假期,我写完了作业。约了几个朋友玩儿,我唱这小曲儿,走在路上。忽然看见了一群小孩儿在踢足球,但有一个大人一直在不停的吆喝着一个小孩儿,说是去上英语课。但那个小孩儿拒绝了,还说什么上课,上课,天天上课烦死了,还不如天天在这里踢球。那个大人听了,二话不说,硬把那个小孩儿拉了回去,那个小孩哭了,但那个大人还在说他,还说以后不许踢球......

我不禁想:为什么他们不按书上说的去做?他们难到只看书,不懂书中的意思吗?书只是样品吗?

“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;父母教,须静听;父母责,须顺承。”这四句话出自于弟子规的前四句,大意是父母叫你,你就要马上回答,父母让你干什么你就马上干什么,父母教育你,你要恭恭敬敬的去听,父母责被你你就要接受并改正。着这些话句句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,但现在,炎黄子孙大部分都不照书上说的去做,我也看见了一件事:

有一天,我和妈妈到商店买书,对面就是玩具店,这时,又有一对母子来到书店,那个小孩看见玩具吵这要买玩具,这孩子的母亲劝道:“家里有好多了,回家再玩吧。”但那小孩不听,硬要买,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,那孩子的妈妈见孩子哭了,只好买了一个,然后看书,看到这儿,我想:如果所有人都不按理做事,世界将变成什么样?

弟子规读后感3

最近,我爱上了《弟子规》。每天早上我都会在《弟子规》的朗读声中醒来,这是妈妈在电读机中为我设置的。开始,我只是喜欢听并随着朗读。

时间长了我就问妈妈其中每句话的意思。妈妈告送我:“《弟子规》中的每个字都蕴藏着极其深刻的道理,是我们如今不得不去理解的透彻。古圣人孔子用简单的字句描绘出人生的事情,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。”如“父母勿呼,应勿缓。父母命,行勿懒。”是啊,父母生我们养我们,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,不分日夜的奔波着。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,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。我们应尽心尽力地去为父母“服务”,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,我们这辈子必定换不完!

在生活中,我想我做的还不够,每天放学回到家,爸爸累了一天了回到家,浑身酸疼,而我却因为作业发牢骚。“来,好女儿给爸爸按按摩吧!”爸爸的话音刚落,我就不耐烦的说:“没有时间,没看见我在这写作业吗?”现在想起来,觉得自己错了,爸爸累了还不是为了我吗?我就算毫不犹豫的给爸爸按摩,也不足以爸爸对我的付出啊!

“父母教,须敬听。父母责,须敬承。”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。而我也不例外,每次做错了事的时候,总是被妈妈说一通。当然,我那是不争气的泪珠,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,看似我表面不敢反抗,可心里早已发出了许多的不满。可是理解了《弟子规》内容后,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,为了我能有个美好的未来。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,我们就像棵小树,不为他修枝剪叶,总也长不成一棵参天大树。

今后,我要管好自己,用心做好自己想做的事,用《弟子规》来约束自己。“孝、悌、谨、信、爱、仁”就是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,我一定要努力去学习孔圣人对我们的教育与引导。

弟子规读后感4

最近,妈妈给我买了一本《弟子规》,接过书,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。《弟子规》是我们生活的典范,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孝敬父母,友爱兄妹,在一切言行中,要谨慎;看见别人有了进步,就要虚心向他学习,在和大众交往时,要平等仁慈……

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:“凡出言,信为先”。它的意思是:人与人之间,只要是说出口的话,就要讲信用,不能食言。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曾子的故事: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,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。他的母亲对他说:“你回去,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。”她刚从集市上回来,曾子就马上要去杀猪。他的妻子说:“我不过是开玩笑罢了,你居然信以为真了。”曾子说:“父母去教他,听从父母的教导。现在你欺骗孩子,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。母亲欺骗了孩子,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。”曾子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,让孩子懂得诚信的道理,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。

所以,我们应该讲信用,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。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:宋庆龄小的时候,折纸折得十分好看,栩栩如生。有一天,她又在折纸了,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,羡慕地说:“你折纸折得真好看,明天我到你家去,你教我折纸,好吗?”“没问题”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。第二天,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,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,便没有去老奶奶家,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,然而,小珍却没有来,她失信了。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,她说:“小珍虽没有来,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!”从小就有着优秀品质的宋庆 ……此处隐藏4291个字……规》读后感,作者概括故事内容简洁清晰,能在引述的基础上很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“要孝敬父母、尊敬长辈、尊敬老师、团结同学”。不足之处:语句不通顺,如“让我在德行方面进步有了很大的”,应改为“让我在德行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”。

弟子规读后感12

“人有短,切莫揭;人有私,切莫说;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。”这是我读了《弟子规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。

这短短的一句话,却是蕴涵了很大的人生处世哲理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难免会犯错,有缺点,也会有一些隐私,别人也是如此。对于别人的错误,我们要用恰当的方式、在恰当的场合委婉地指出;对于别人的隐私,我们更不可以随意张扬,因为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。

记得有一次,我宿舍有个同学新买了一套漂亮的裙子,几个同学轮流抢来试穿,个个爱不释手。第二天早上,那位同学却发现裙子不见了,急忙去找老师,老师来到教室,眼神平静的扫了一眼我们,随即用平静的口气说道:“老师已经知道是谁拿了,但是老师相信,她不是坏学生,只是一时糊涂而已,只要改了,就是好学生。”说完,便走了。果不其然,第三天,那套裙子又回到了那个同学的床上。我想,当时老师从我们的神色中已经知道了真相,但是却没有揭穿,而是不动声色地保留了那个同学的尊严,让她主动改正错误。这样做比当着所有人的面揭出那个同学,然后那个同学对所有的人心生恨意好得多。

还有一次,我班两个关系不太好的男生,一个无意中知道了另一个男生家里的境况。原来,男孩的母亲因为贫穷离开了那个家,男孩的父亲受不了这个打击患了精神病,这事很多人都知道。跟他关系不好的男生知道了这事,不但没有安慰,还当着男孩的面在众人面前大肆宣扬,措词还极其不雅。自尊受到践踏的男孩实在是忍无可忍,挥手就给了那个男生一拳,接着两人便厮打起来,旁观的人都制止了,最后两人都受了伤。可见,宣扬别人的隐私害人又害己。
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这些只是小细节,却藏着大道理。只有做到尊重他人,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。

弟子规读后感13

我认为,《弟子规》是一部十分科学的书,它把全书分成几部分,在《总叙》里提出:“弟子规,圣人训,首孝弟,次谨信,泛爱众,而亲仁,有余力,则学文”古人云:“百善孝当先”所以自然将“孝”放在首位,这一部分对父母的分析透彻,可以说把孝说道了方方面面,且并不像众所认为的“封建孝道”如——“亲有过,谏使更,怡吾色,柔吾声”指明虽然重孝,但不可舍理求孝。

现实生活中,即使是第一部分“入则孝”也很少有人全部做到。

但古人亦云:“忠孝不能两全。”

实事上,如果“孝”做的太绝,不会有什么好处,因为社会发展的力量来自于新一代,如果这帮人都把精力用在“孝”上,那么社会就止步不前了,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觉悟,不愿接受儿女的孝意,但有些人却说养儿防老,我认为这是可笑的,因为社会仍需发展我,父母的努力,归根结底用到推动社会的发展上,但是发展中的社会并不能直接回报父母,需要在子女这里回扣,才能报答前辈的贡献,如果全部回扣了,那就象是把一个东西推出去又拉回来,是无用功。

所以说父母的爱,是为社会做贡献,儿女不过是略表谢意罢了。

我们所处的时期,是需要能量推进的,做这些人并不是新一代,而是父母们,他们是在真正不求回报的工作,而我们只是一个中转站,等到我们为人父母,是我们该奉献的时候了。

所以,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使命,并不是养儿防老,儿女们也要知道父母是付出而无回报的,所以要孝顺这些无私的人,他们为社会做了贡献,应有一份让他们心安的报酬,可以不多,只要表达心意即可。

弟子规读后感14

我相信大家对《弟子规》并不陌生,可是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?朋友们,请允许我把我与它的故事给你慢慢道来。

记得,我第一次与《弟子规》的亲密接触,是在三年级上学期的课外阅读课。李老师对《弟子规》这本书很是情有独钟,老师说过,学习《弟子规》关键是要领会书中的道德规范、处世准则,以指引人生航船。只要我们深刻领悟书中要义,我们就不会在惊涛骇浪中触礁,就不会在艰难跋涉中迷途——天呀!好厉害的样子!时至今日,我仍然最期待李老师上的课外书阅读课,觉得他深奥的言语背后必有深意。李老师的多次“怂恿”下,我竟能把《弟子规》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。

每当我打开《弟子规》总序开篇——弟子规,圣人训,首孝悌,次谨信。泛爱众,而亲仁。有余力,则学文。李老师抑扬顿挫的解说言语和严肃的形象,总会在我脑海浮现。我终于理解李老师当时的解说,“总序开篇”从人之根本出发,教育我们要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。首孝悌,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,要孝敬父母。

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,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,对长辈、对兄长、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,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……

我发现在学校的文化长廊,或品读或徜徉都是一种人生的享受。琳琅满目的古籍今典和沁人心脾的书香,让人仿佛置身于与先贤古哲交谈的文化盛宴……为什么千年前的《弟子规》对今人仍有如此重要意义?我想就像李老师说的那样吧——它是坚强的,是不屈的。它的意义是让人们难以抗拒的,它的真理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。它的美丽,是世人共睹的。

读书是有力量的,读一本好书如同得知心的朋友让人循循向善,读一本经典则能开辟人生境界,让人踏地顶天无愧于世。感谢李老师的“怂恿”让我在浩瀚的书海中,发现并爱上属于自己的美丽一角。我将以《弟子规》为范——我的老师,我的朋友,它指引着我走向黎明,引领着我走向成功。

弟子规读后感15

我有一个私人的加油站——书柜,爷爷买的《成语小故事》,爸爸送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妈妈奖励的《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刊》……摆了满满一柜子。其中有一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物——《弟子规》,它三字一句,朗朗上口,“父母呼,应勿缓……”诵读着它,我知晓了因果报应之理,敦伦尽份之道。不信,你看!

我是一名住校生,每个星期要乘坐两趟公交车。每逢周一、周五上下班的高峰期,公交车上的乘客就特别多。这一天放学,我仗着个小机灵的优势挤上车,还抢到了个位置,不禁暗自庆幸:“哈哈,今天运气真好!”

还没等我屁股坐热,一位挺着大肚子的阿姨艰难地上了车,她环视了一下车厢,找不到空位了,就无奈地站在了我座位旁。“长者立,幼勿坐”,阿姨比我年长,又挺着大肚子,对,我把座位让给她!于是,我站起来扶着她:“阿姨,您坐这里!”

“谢谢,谢谢!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!”阿姨感激万分,连声道谢。她刚挪动笨拙的身体想坐下,身后的一位时髦女郎眼疾腿快,“咯噔”一下把位置抢走了。孕妇阿姨看了她一眼,皱了皱眉头,又把身体挪开了。见此情景,我一步跨到时髦女郎面前,理直气壮地说:“‘行高者,名自高,人所重,非貌高’,我们小孩子都懂得给老弱病残让座,难道你不懂吗?”其他乘客也纷纷指责,弄得那位时髦女郎无地自容,面红耳赤地为孕妇阿姨让出霸占去的座位……

《弟子规》,你是我成长的坐标,为我的健康成长导航;你是我无声的良师,默默教我待人处世。《弟子规》,My love!

《弟子规读后感(精选15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